分類 日記 下的文章

 今天中午上蔡村的民警找我談話,原因是去年行政覆議兩次,被加入約談名單。之前交警電話找過我一次,末了問我還去不去覆議,我說會。看來這次是依據上次的回答的進一步舉措。
 中午談話的內容主要有,民警傳達這段時間在調整政策,接下來會適當放開,希望我這段時間不要去覆議。我的回答是,要覆議得你們先處罰我我才有機會覆議,主動權在你們那裡。民警:有執法儀錄像看到不抓不行(難怪有些交警看到我要故意轉身)。我回答:槍口抬高一點總不會太難的(對超標車怎麼可以做到熟視無睹的?)。抓合法正常通行的我,既對社會做不出什麼貢獻,對自己也沒有好處。給局裡掙錢,結果覆議了自己要去準備材料,萬一訴訟了還要去應訴,何必呢。
 民警:有些人投訴晚上摩托車炸街太吵,交警也得有些行動。我回應:那不是應該去抓炸街的嗎,炸街的抓不到反而來抓我乖乖騎車的了?再說,抓我們正常騎行的對於懲治炸街行為沒有任何幫助。市區禁摩,既然人家都去炸街了,難道還在意你禁不禁摩嗎?民警回答:炸街的不好抓,一下子就過去了。我:冤有頭債有主。

另外我還表達了我的觀點:

  1. 真正按照法律來管理對於交警是更好的事,摩托車是考了駕照學習過去騎的,騎行的自覺性比電動車高。有分可以扣,有更多的錢罰,顯然是更好管理的群體。
  2. 摩托車比電動車安全。車架更好、輪胎抓地力更好、煞車更好。
  3. 超標電動車實際上屬於藍牌的輕便摩托車,應該考F照上路,非法騎行的這麼多,就不要說路上看到了必須執法這種話了。
  4. 社會對於噪音的意見,最主要來源於晚上炸街的人。禁通勤的人整治不到噪音的來源,根本就沒有解決這些問題。百分之百支持警察抓炸街、飆車的。
  5. 根據西安解禁摩後的研究,摩托車的事故率並沒有比汽車高。另外事故的原因大都是違反了交通安全法,比如變道不打轉向燈(比違反禁令標誌還嚴重的違法),右轉沒有讓行,開車看手機打電話等不專心。唯一能說的是兩輪車的穩定性沒有四輪好。但兩輪之中摩托車的安全性比電動車好。所以電動車即使超標也不禁,摩托車合理合法不讓騎,從安全性上來說是站不住腳的。提高安全性的措施是對交通安全法的嚴格執法,我歡迎交通管理部門對摩托車也嚴格執法。

好多人問我減肥的方法是甚麼,實際上我是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,沒辦法用一句話簡單說清楚。可能關鍵的地方在於早餐不吃。不過我知道真正的原因有很多,概述如下。

改變認知

認知決定行為,所有人類的行為都是受到心中深層信念的支配。

  1. 在決定減肥之前,兩年我學了兩次催眠課。第一次上課,第二次復訓。在課上同學練習給自己寫減重的催眠腳本,同學之間相互催眠。另外,其他同學也有減重需求,他們寫的腳本我也體驗被催眠進去。雖然好幾次因為太睏睡著了,但是次數還比較多,這是重要的一點改變,建立信念,不只是減重,更是更好的管理好自己。
  2. 第二點改變來自於臨床顧問。有一年的時間給自己下任務,每天看一篇臨床顧問文章。在這次備考英語前都還在實施。雖然完不成的目標不少,但是日積月累,也把減重、運動等主題的論述系統性看完了。這樣,就對體重過重的危害性有系統、深入的認識,對于怎麼減重,也有不酷炫但真實的理解。我不在追求快速的讓自己輕下去,而是穩定而持久又輕鬆的減重。
  3. 第三點認知的改變在於,開始追求做日積有功的事,而不是期待一蹴而就的突破。這些認知和觀念來自於一本書,原子習慣。
  4. 第四點的改變來自於自己的實驗。曾經有段時間體重減輕,但不吃早餐。然而家裡人認為不吃早餐是很不健康的行為,我就實驗半年給他們看。確實那半年體重直線飆升,頻頻的低血糖,都是在早上十點左右發生。有這些證據之後,家裡人不再逼我吃早餐了。這也印證了一本書的觀點,Breakfast is a Dangerous Meals, 但是我已經忘記什麼機緣下知道這本書的,這本書也沒看完,英語看不太懂。只是這一個觀念就接受了。
  5. 第五點改變也來自於另一本書:為什麼要睡覺,認識到睡眠的重要性。不過在這本書之前就有深切體會,自己整天糊裡糊塗的,回頭就忘記剛才自己要做什麼事來著?用佛家的話來說是嚴重的失念,用神經心理的語言來說就是短期記憶缺損。從以往的經驗也認識到只要我睡的好,自己的狀態就會比較好,甚至來說有某些先知先覺的神通。比如會特別留意到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會涉及到的東西上。但是睡不夠後就完全沒有。

開始行動

基於以上認知,我開始設計自己的小習慣,讓自己的每天做一些小小的改變,來累積成大的蛻變。

  1. 每天寫日記。在群暉NAS上搭建了一個 Memos 的容器,在上面很方便的寫一寫自己的想法,決定,追蹤自己的想法。她就像一個私人的微博一樣,翻回去看很方便,支持 Markdown 語法,寫起來排版也清爽。我就每天打卡寫日記,早上起來寫一下,今天想怎麼做,今天吃的東西要怎麼吃,「一葷兩素小碗米飯」,這是我給自己的設計的催眠句。寫日記的時候就會重覆一遍,讓自己記得這件事。晚上也寫一寫,自己做到了哪些。
  2. 定時睡覺。設定了一個目標,每天十一點睡。剛開始執行的時候,把優先級提到最高,打印一張紙貼在門口,做到了打勾。再重要的事情都放在一邊,十一點就躺下去睡。雖然最長連續做到的記錄也就兩個星期多一點。但破功之後馬上就投入下一個循環累積勾勾。做到之後自己挺有成就感的,這一些成就感反饋回來繼續打卡。這樣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慢慢調整到較規律的作息時間。原來的作息可是十分的凌亂,一兩點睡是常態,三四五點睡也不少,也沒啥屁事,就是被手機電腦牽著鼻子走。
  3. 自然換氣法。在研究生時參加了一個道教功法體驗營,一天一夜的時間,去體驗早晚課、打坐以及各種各樣的功法。其中有一種就是呼吸配合步數的功法,當時看看就過了。前兩年也翻出來認真的練一練。剛開始每天小區樓下走一圈,大約八百公尺。看起來減重的效果一般,然後去年開始提升到四圈,每次要半小時到四十分鐘走完。走半小時以上會明顯感覺到身體活絡輕靈起來。同樣的也是每天打卡,即時颱風天也撐傘走。
  4. 減少飲食。有兩點,第一點控制數量。早餐一頓空缺,只喝水。中午在食堂吃,小碟的菜一葷兩素、小碗米飯的原則。晚餐一頓買了幾個非常小的鐵飯碗,米飯定量一小碗,菜再吃兩三碗。這樣做的目的是讓自己意識到吃了多少東西進去。另一方面,食材的選擇上,避開油膩的。食物的優先順序也有排列,優先吃沒有腿的,其次吃兩條腿的,再次吃四條腿的。清蒸水煮寡淡無味的首選,油炸黏膩的東西少吃。含糖飲料也很少吃,甜膩的東西雖然沒有禁口,卻也不怎麼碰。做這些並不困難,清淡的食物本身的味道吃進去更舒服,調味料的味道刺激雖然熱烈,但是殘留在身體和嘴裡不是很舒服。
  5. 少的可憐的仰臥起坐。每天至少做十五個仰臥起坐,非常的簡單。說出來被人笑。也曾經有段時間每天做一分鐘以上的平板支撐,總歸不多,但是肚子減下去卻比較明顯。

其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事就不說了,比如每週六陪予真和瑞虛去爬一次山。做過幾個月,停了好幾個月,最近又做了幾個月。每天打坐半小時以上,也是做了幾個月,停了幾個月,現在都是孩子們追著我要打坐才做,因為這是給他們看電子設備的唯一窗口。總結來說,最有意義的改變在於,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。能意識到自己吃的不健康,就會去改成健康一些。能意識到自己吃的太多,就會少吃些。能意識到自己動的太少,就會去多活動。

Breakfast is a Dangerous Meals.png

 傷骨科明天就要從58病區徹底轉移到23病區,和骨科脊柱外科及關節外科共用一個病區。
 昨天開了一個科室會議,接下來值班會少一點,七個人五天輪兩次。脊柱外科出兩個人、關節外科出一個人,傷骨科出兩個人,五天一輪。接下來節假日的值班跟日班走,我還是週二當班。另一個改變是,接下來的春節科室應該不會清空,到時候要值班了。
這邊好的地方是有一個比較舒服的示教室。不好的地方是沒有一個相對私密的值班室,因為是三個科室共用的。另外,也沒有一個像樣的治療室,需要躺著治療的籃子沒辦法了。
 因為23病區有完整的護士在,他們只要三個人,現在只知道林福群會一起過去,其他人好像都嫌棄23病區手術病人不好伺候不願去。有些人會去ICU、有些人會去53病區,有些人留在59病區。具體是誰還不知道。

 情愛小說對人的吸引力來自於人類的基因設定。人的出廠設定就是對異性充滿吸引力(當然還有我不知道的性別取向的人,但是大部分的設定就是這樣)。回顧我自己的成長經歷,當時也是對這些非常沈迷,現在對性的衝動也還沒有消磨,因為體內的性激素還在不停的釋放,驅動我這方面思想、行為。
 基於以上原因,很難靠武力壓迫和情感勒索,釋放焦慮改變。很多時候性就是釋放壓力的,你給她越多的壓力,她就回應更多的性衝動。在我眼裡,看情愛小說,然後把自己代入到小說角色中,也是一種撫平自己性衝動的行為。
 因此,如果希望予真改變這一行為,不單要和她多聊聊兩性的話題,更要讓他釋放掉心理的壓力。比如看電影的時候,放鬆的狀態,她絕對不會想到要去看小說的。然而,看電影看電視,用另一個上癮的行為來改變看小說上癮,好像不那麼明智。只是,她一本小說看完,會有很大的衝動找下一本看,說明她的路徑依賴已經慢慢形成。她從看這類小說中得到了某些滿足。到底是哪方面的滿足,我想有空作為父母的也去看一看,更能了解到深層的原因。

昨天帶予真和瑞虛去爬山,一不小心手臂就曬傷了,昨天晚上明顯的比較疼痛。兩隻手臂和脖子紅了一片。今後出門還是要做好防曬措施。昨晚兩手塗了不一樣的東西,左手外泌體右手蘆薈膠。早上起來還是左手還有點疼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