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,從來不是命運預先安排好的,而是由我們每一次遇事時的「起心動念」與後續的「行為選擇」一點一滴塑造出來的。

判斷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,可以從多個維度來觀察,其中有三個最基本也最關鍵:

  1. 善惡的維度:這個念頭,是善良的還是惡毒的?這個行為,是助人還是害人?
  2. 可愛與否的維度:這種想法與行為,讓人感到溫暖還是厭煩?是討喜的還是讓人疏遠的?
  3. 智慧的維度:你的選擇,是明智還是愚蠢?是在創造解法,還是在逃避責任?

這三個維度並非絕對標準,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那一把尺來衡量世界。更複雜的是:我們常常對自己寬容,對別人苛刻。當我們犯錯,往往能找到各種理由為自己開脫;而當別人出錯,卻很難不下結論。這是人性的通病,也是修行的起點。

因此,古往今來的聖賢都在教我們——要反觀自己,正視自己。儒家說「嚴於律己,寬以待人」,佛道講「反觀內照」「存正念」。因為唯有願意誠實地看清自己,才能真正地改變自己、提升自己。那不是自責,不是自我否定,而是一種勇敢——承認不足,然後修正、昇華。

我們是什麼樣的人,決定了我們會吸引什麼樣的環境。這就是因果。不是抽象的宗教概念,而是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邏輯。

你是斤斤計較的人,吸引來的也都是斤斤計較的對象;
你是情緒化的人,身邊就容易聚集情緒不穩的人;
你是正直的人,誠懇的人自然願意靠近你;
你夠聰明、夠清明,也才會和願意思考、追求進步的人同行。

很多人看不到這一點,總覺得世界辜負了自己。他們一路抱怨、一路憤怒,直到陷入一種受害者的幻覺中,認為「全世界都在針對我」。這樣的心態一旦根深蒂固,人生也幾乎就定型了——越走越狹窄,越活越苦悶。

但其實,沒有人一開始就活得清醒。有智慧的人,不過是願意不斷觀察自己、改變自己。他們在日常中修行,在關係裡磨練,在困境中提升。他們知道,自己是什麼樣的人,是自己決定的;自己要走什麼樣的路,也只能自己負責。

這不只是心理成長的道理,更是靈性演化的核心。每一個善念,每一次善行,都是對自己頻率的淨化與提升。我們的心念和行為,累積成某種習性;習性成為性格,性格決定命運,甚至影響你走向哪一個世界——無論是人間的「天堂地獄」,還是更深層次的靈性去處。

天堂與地獄,從來不只是死後的世界,而是我們內在的狀態;每個當下,我們都站在選擇的分岔口。

所以,讓我們每天都問自己

  • 這個念頭,是善的嗎?
  • 這個選擇,是讓我更可愛、更值得信任的嗎?
  • 這個行動,是智慧的、負責任的嗎?

唯有如此,我們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,成為那個「不枉此行」的自己。


🎙️給女兒的語音講稿(旁聽版)

親愛的寶貝,妳馬上就要升國中了,這是一段很特別的人生旅程的開始。
爸爸(媽媽)想和妳聊一個很重要的觀念,這不只是關於學校成績,還關於妳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。

人是怎麼變成現在這樣的呢?其實就是:每一次心裡的想法,加上每一次做的選擇,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。

我們遇到每件事時,心裡都會冒出一個「念頭」:
比如說,有人不小心撞到妳,是先想:「他是不是故意的?」還是「他可能沒注意看路吧」?
這個念頭會引導妳的表情、語氣,甚至妳接下來的行動。

所以,每個念頭和行為,都在一點點形塑妳成為怎樣的人。

爸爸(媽媽)會從三個小方向跟妳聊聊,也可以讓弟弟聽一聽:

🟢 第一個叫「善良」

一個想法,是善良的,還是傷人的?
有些話可以說出口,但說了會讓人難過;不說,卻是體貼別人的感受。
真正善良的人,不是從來不生氣,而是知道什麼時候該放下情緒,去照顧別人的感受。

💛 第二個叫「可愛」

這裡說的「可愛」,不是長得可不可愛,而是:
妳的想法和行為,是不是讓人想親近?還是讓人想遠離?
喜歡抱怨、嘲笑別人的人,大家都會慢慢疏遠;
願意鼓勵別人、為他人著想的人,總是有朋友在身邊。

🧠 第三個叫「有智慧」

做事情用不用腦,會不會思考,能不能控制好自己的脾氣——
這些都和智慧有關。
有智慧的人,不一定書念得最好,但一定會思考、會學習、會面對困難不逃避。

親愛的妳,
有時候我們對自己會很寬容,對別人卻很挑剔。
這是人的本能——每個人都這樣,爸爸媽媽也是。
但如果妳能從小就學會「反省自己、理解別人」,妳會比很多人走得更遠、更輕鬆。

人生就像玩一個長長的RPG遊戲,
妳每選一次對的選項,就加一點「善良值」、「可愛值」、「智慧值」。
到最後,妳會變成一個很特別、很發光的人,吸引到一群也發光的朋友。

就像魔法一樣,
當妳對世界善良,世界也會對妳溫柔。
當妳變得冷靜、成熟、真誠,妳身邊也會越來越多這樣的人。
這就叫做「吸引力」,也可以叫「因果」。

也許有一天妳會遇到挫折,或覺得「別人都不懂我」,
這時候請記得:我們能改變的不是別人,而是自己。
先問問自己:

「我的念頭,是善良的嗎?」
「我這樣說話,是不是讓人舒服的?」
「我這樣處理問題,是不是最好的方法?」

只要願意思考這幾個問題,妳就會一天比一天更好。
這一生,我希望妳活得自由、溫暖、踏實,也希望妳弟弟慢慢能聽懂這些。

爸爸(媽媽)會陪著你們,一起成長。


調整成親切的語氣的最終版

親愛的寶貝,
你馬上就要升國中了,這是一段很特別的人生旅程的開始。
爸爸(媽媽)想和你分享一個小小的觀念,幫助你在未來的路上,走得更踏實、更自在。

你知道嗎?
我們會變成怎樣的人,其實是由每一次的想法和每一次的行為,慢慢累積出來的。

比方說,有人撞到你,你心裡第一個念頭是:「他是不是故意的?」
還是:「他可能沒看到我吧?」
這個念頭,會影響你怎麼看人,也影響你怎麼對人說話。

所以,我們的心念和行為,會慢慢決定我們是怎樣的人。

爸爸(媽媽)想跟你分享三個簡單的小方向,讓你學會每天觀察自己,也希望弟弟在旁邊聽一聽:

第一個是 善良
有些話可以說出口,但如果說了會讓人受傷,就可以選擇不說。
有時候退一步,反而會讓別人更舒服,也讓自己更開心。
善良不是軟弱,而是一種有力量的選擇。

第二個是 可愛
我們說的可愛,不是外表,是你有沒有讓人感覺溫暖。
會不會體貼?會不會鼓勵別人?
愛抱怨、愛批評的人,大家會慢慢遠離;
但願意為別人著想的人,總是最受歡迎的。

第三個是 智慧
有智慧的人不是不會犯錯,而是願意學、願意思考。
遇到問題不逃避,學著處理情緒、做出更好的選擇。
這樣的人,不只是會念書,也會生活。

寶貝,人生像一場冒險遊戲,
你每做一個選擇,就累積一點「善良值」、「可愛值」和「智慧值」。
當你變得越來越溫暖、成熟、真誠,
你也會吸引到一樣溫暖又真誠的人。

這個世界,其實會回應你是怎樣的人。
你對人好,別人也會對你好;
你願意冷靜處理事情,就會有更多人願意信任你。

爸爸(媽媽)只想告訴你:
當你覺得不開心、不被理解時,
不要急著怪別人,先問問自己三個問題:

  1. 我這個念頭,是善良的嗎?
  2. 我說這句話,是不是讓人舒服?
  3. 我這樣做,是不是最智慧的選擇?

每天問自己這幾個問題,
你就會越來越好,越來越自在。

我們會一直在你身邊,陪你慢慢長大。
你是最特別的你,這世界也會因為你,而更美好一點點。


繼續調整語氣

親愛的寶貝,早安呀。

今天爸爸想和你聊一個很重要的事情。

我們每一個想法,和每一個行為,其實都在慢慢塑造我們自己,讓我們變成某一種人。

當我們遇到一件事,心裡起了什麼念頭,接著做出什麼行動,那,就是我們真正的樣子。

一個人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喔:

第一,是善不善良。你是出於關心別人,還是只想到自己?

第二,是可不可愛。你的舉動,讓人喜歡,還是讓人覺得不舒服?

第三,是有沒有智慧。你是會想清楚再做決定的人,還是容易衝動,做傻事的人?

這三個方向,沒有誰絕對對或錯,但每個人心裡,其實都有一把尺,會評價自己,也會評價別人。

我們常常對自己比較寬容,對別人比較嚴格。這是人的本能,想讓自己舒服一點。

但有智慧的人會學著反過來:對自己多一點要求,對別人多一點理解。

這樣,我們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好,也讓世界變得更美好。

爸爸常常看到一種「立刻的果報」。

就是——你是什麼樣的人,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。

你斤斤計較,身邊的人也會斤斤計較。

你情緒化,周圍就是一群容易生氣的人。

但如果你善良,溫柔,又有智慧,你的朋友,也會是這樣的人。

這樣走下去,你會越來越開心,越來越自由。

反過來,如果我們老是怨天尤人,人生就會越來越辛苦。

所以啊,爸爸想說,我們要常常觀察自己,慢慢改變自己,一點一點,變成更溫柔、更善良、更聰明的人。

就像每天,在心裡的小花園裡澆水除草,讓它開出漂亮又香香的花。

你是爸爸最愛的寶貝。

祝你今天,也擁有溫暖又明亮的心喔。

爸爸愛你。

daughter_message.mp3

標籤: none

添加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