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成野外認藥第一天
▲ 這是仙鶴草
▲ 特點是葉子一大一小。
▲ 鴨兒芹
▲ 這是維基百科上鴨兒芹屬的圖片。
▲ 紫花前胡
▲ 維基百科上紫花前胡的照片,難怪看圖鑑到野外一臉懵逼,野外認藥得從出生到長大、結果都認識。
常生長在山坡林緣、溪溝邊及雜木林灌叢中,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。
▲ 魚眼菊
▲ 維基百科上魚眼草
魚眼草(學名:Dichrocephala integrifolia),又名茯苓菜,是菊科魚眼草屬的植物。其種加詞「integrifolia」意為「全緣葉的」。廣泛分布於亞洲、非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,生長於海拔200米至2,000米的地區,適應性較強,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。
▲ 獼猴桃,如果沒見到果實是認不出來的。
▲ 細柱五加
▲ 百度百科的五張細柱五加照片,我看的出來的特徵是五片葉子。
▲ 四瓣白花的魚腥草
▲ 舌含。
▲ 伸筋草,這個一眼可以認出來,主要是他的型態比較統一。
▲ 山雞椒,細長的葉子有香味,林教授說是中藥的蓽橙茄,但是AI說不是,求證教授,說山雞椒是樟科,AI完全是胡說。後來問了Gemini:
是的,在現代中藥應用中,山雞椒 (學名:Litsea cubeba) 的乾燥成熟果實通常被作為中藥材的蓽澄茄使用。歷史上,蓽澄茄最初是指胡椒科植物 荜澄茄 (Piper cubeba) 的果實,這種植物主要產於印度尼西亞、馬來半島等地。然而,由於中藥品種的變遷以及資源的替代,後來逐漸演變成以國產的樟科植物山雞椒的果實來取代,並沿用「蓽澄茄」這個藥名。因此,如果你在市面上看到中藥材「蓽澄茄」,它通常指的是山雞椒的果實。它的主要功效是溫中散寒,行氣止痛。
看起來原來不是蓽橙茄,現在是了。
「蓽澄茄」(bì chéng qié)雖然名字中也有「椒」類感覺,但它和「山雞椒」是不同的植物。
✅ 「蓽澄茄」是什麼?
- 中藥名:蓽澄茄
- 別名:蓽澄、畢茄、比邱椒
- 拉丁學名:Capsicum pubescens
- 科屬:茄科(Solanaceae)、辣椒屬(Capsicum)
- 原產:南美洲,是一種辣椒類植物
- 中藥用途:溫中散寒、健胃消食,有點類似乾薑、吳茱萸的功效。
✅ 「山雞椒」是什麼?
- 俗名:「山雞椒」
- 通常指:花椒屬植物(如 Zanthoxylum bungeanum)
- 科屬:芸香科(Rutaceae)
- 特徵:氣味芳香,味麻,是中餐常用調料與中藥材。
- 中藥名:花椒
📌 蓽澄茄 ≠ 山雞椒
名稱 | 科屬 | 是否辣 | 口感特徵 | 中藥功效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蓽澄茄 | 茄科(辣椒類) | 很辣 | 辛辣刺喉 | 溫中散寒 |
山雞椒(花椒) | 芸香科 | 不辣(但麻) | 麻香麻感 | 溫中止痛、殺蟲止癢 |
結論:
蓽澄茄 ≠ 山雞椒。
雖然兩者都有「辛溫」的特性,也都可能用於治療寒凝引起的腹痛、嘔吐、消化不良,但它們屬於不同科屬的植物,也不應混淆使用。
如果你在某些地方看到「山雞椒」被誤稱為「蓽澄茄」,那多半是混用俗名。若有植物實物或更具體背景,我可以幫你更精確鑑別。
▲ 厚朴,大片葉子
▲ 黃精
▲ 日本薯蕷
▲ 羊乳
「羊乳」在中藥中是一味有名的藥材,屬於大戟科植物的乳汁或全草,具有一定的毒性與強烈的瀉下作用。
✅ 中藥名:羊乳
項目 | 說明 |
---|---|
📖 拼音 | yáng rǔ |
🔍 出處 | 《神農本草經》、《本草綱目》等 |
🌿 藥材來源 | 通常指 大戟科(Euphorbiaceae)植物 的乳汁或全草,例如: — Euphorbia pilulifera(地膽草) — Euphorbia humifusa(地錦草) — Euphorbia hirta 等 |
🌱 使用部位 | 多為帶乳汁的全草或乾燥乳汁 |
💊 功效 | 通經、逐水、通乳、祛瘀。部分文獻記載有逐癥瘕積聚、催乳之用 |
⚠️ 毒性 | 有一定毒性,慎用。用量要嚴格控制,不可自行亂用。孕婦忌服。 |
📚 歸經 | 歸肝、胃經。具有攻逐與通乳雙重作用。 |
🧐 注意混淆:
「羊乳」不是指山羊的乳汁。
但在某些民間用法中,「羊乳」可能會被誤解為「羊奶」。
中醫典籍中提到「羊乳」作為藥用時,基本指的是大戟科植物的乳汁或含乳汁草本。
📌 同類別混淆詞整理:
名稱 | 所指內容 | 備註 |
---|---|---|
羊乳 | 大戟科植物的乳汁或全草 | 中藥用,有毒性 |
羊奶 | 山羊的奶 | 營養補品,不是中藥 |
白羊乳 | 有時指白色乳汁的大戟類植物 | 羊乳的一種別稱 |
地膽草 | 常被用作羊乳 | 名稱地域性強 |
如果你看到某些方劑中有「羊乳」,請確認其上下文是指中藥植物,還是乳製品(羊奶),兩者功效與用途完全不同。如需辨識具體是哪一種植物,也可以提供方劑名或來源。
▲ 掌葉覆盆子
▲ 秀麗野海棠
▲ 大青葉
▲ 烏藥,背面是白色的。
▲ 仙鶴草
▲ 斑葉蘭,清熱解毒。
▲ 田雞黃
▲ 百合
▲ 石見穿
▲ 肺形草
▲ 龍膽。
▲ 華中五味子
▲ 五味子